品学书屋 > 科幻小说 > 寒门荣耀(科举) > 第44章 开店
将这块大豆腐切割成正方形的小块便有了卖相, 与莲花镇上那家店的豆腐相比,色泽、口感、味道等等方面都是更胜一筹。

这完全已经可以当做成品出售,短时间内文靖安也太挑不出什么地方需要加以改进的了。

因此他也不浪费时间, 去请文太爷再多做几个压豆腐的模具,他们家这边便收拾好了各种锅碗瓢盆, 有的没的先搬一车到镇上去,二伯母知道他们搬家, 一辆牛车肯定不够用,特意让二伯去村里借了一辆车过来帮忙。

两三趟下来, 他们在桃河村的这个小家便基本搬空了, 只留了一些棉被之类的东西,以后回来小住也不成问题。

一通忙活下来到了傍晚,陈三娘最会做人,又让文三贵从镇上买了好酒好菜,在明天正式搬去镇上之前, 在文家大屋这边再请一大家子吃顿好的。

大伯母虽然眼红他们家生活越来越好, 搬到镇上去开店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,但到底吃人嘴软拿人手短, 况且林宁宴和陈崇章两位客人在,她也不敢说些阴阳怪气的酸话,反而是觍着脸说些将来发了财, 别忘照顾她们家之类的话。

没了大伯母作妖, 这顿饭吃得自然阖家欢乐,农家小院,夏夜晚风,其乐融融。

第二日一大早,简单洗漱后吃过朝食, 各自收拾东西,按照老规矩文三贵来赶车,陈三娘和和安安坐车,文靖安和林宁宴、陈崇章步行,干劲十足往莲花镇进发。

也不去挑什么黄道吉日了,生意宜早不宜迟,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及时赚钱才是正经,他们今天便要把豆腐店张罗起来。

到了镇上和苏长青打过招呼,苏长青也关了书肆过来帮忙,众人便分工合作忙活起来。

陈三娘和安安去楼上收拾那三个房间,苏长青指挥林宁宴和陈崇章布置店面,文靖安和文三贵两父子则去买了黄豆,借店家的石磨磨成豆浆,提回后面那个作坊里开始煮豆浆,点豆腐。

恰好原来这是家包子铺,蒸笼之类的虽然不适用,但灶台和面案等等都极为方便做豆腐,因此省去了改造的时间,打扫干净之后拿来即用。

但第一天开店文靖安也不敢多做,只打算做五框,也没想着全部卖出去,第一天开店,半卖半送搞点活动,细水长流。

只做五框豆腐花不了多长时间,到了中午豆腐便压出来了,稍作切割加工可以直接摆到店面上出售了。

整个过程文靖安做了个大概的估算,1斤黄豆能出4斤多的豆腐,1斤黄豆的价格是8文钱,他们家的豆腐初始定价和镇上那家豆腐店的一样,都是6文钱1斤,那么平均算下来,1斤豆腐的利润在4文钱上下浮动。

这显然已经是一个很可观的利润了。

如果一天只卖30斤豆腐,那么一天下来就是120文钱,一个月按30天算就是3600文钱,合计三两六银子,除去交给苏长青的二两银子租金还有一两多的盈余,一年下来就是十多两,这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增收。

因为前两年,即便是在炼盐之后有了牛和织布机的情况下,陈三娘和文三贵也才攒下七八两银子,如今一年便能攒下十多两,两相对比下来,可不就是翻天覆地么?

这个收入对在乡下种田的农户来说,基本是不敢想象的。

实际上这还是保守估计,莲花镇是云州、蒙州和平州三个大州的交汇之地,镇上那家豆腐店每天卖出去的豆腐基本在100斤左右,不光是镇上的居民和周围村子里的人家,食肆、私塾、来往商队等等都是他家的顾客,就连青莲书院有时候也买他们家的豆腐,文靖安没在书院吃到过,那是因为他来书院还不到一个月。

因此他们家的豆腐推广出去之后,一天50斤销量是打底的,等过一段时间人们拿两家豆腐做了对比,明眼人自然知道优劣,到了有口皆碑的时候,那时候日销量便不止50斤,且再卖贵些都有人要,赚的钱就更难以想象了。

当然了,钱途虽然可贵,流程性工作还是得按部就班完成。

第一个要先讨论豆腐店的名字,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积极发言。

安安第一个举手说:“快来买豆腐店!”

被陈三娘一票否决了。

陈崇章道:“好吃豆腐店?”

众人觉得不是很妥当。

林宁宴道:“君子豆腐。”

文靖安:“太文绉绉,不符合亲民路线。”

他说完所有人都盯着他看,一副“你来说一个”的表情。

文靖安:“……”

这种时候就要抖一个机灵了,文靖安想了想,根据自己前世的爱好进行改编,说道:“那就叫‘豆地主’吧。”

众人想了想,都觉得有意思,地主在这个时代是个褒义词,很多平民老百姓的终身愿望就是当地主,像现代人想当老板一样,有着积极的寓意,表示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情感;另外豆地主通俗易懂、吉祥喜庆,本身也包含着文靖安一家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晋升为地主的美好愿望,因此这个名字全票通过。

那么接下来就是苏长青帮忙做“豆地主”匾额以及画推广广告牌,看他那家书肆就知道他是老广告人了,这件事交给他简直是量身定做。

文靖安等人也不闲着,把豆腐从后厨作坊里搬出来,搬到台面上,陈三娘当老板娘亲自坐镇看店,豆腐西施入木三分。

文三贵则把豆腐切成拇指头大小的许多小方块,每一块插上牙签供人方便取用试吃,一共分了四盘,文靖安、林宁宴、陈崇章和安安各自捧一盘往镇上四个方向走。

路上看到谁便请谁品尝,且告诉他们镇上新开了家豆地主豆腐店。

安安推广的说辞是:“叔叔(姨姨),尝一下你们这辈子没吃过的好吃豆腐,我小哥哥家做的,就在那边,豆地主豆腐店。”

陈崇章自小耳濡目染惯了,他娘做生意那一套他也会,逢人便笑脸相迎,憨厚老实,人畜无害道:“叔叔阿姨爷爷奶奶,我家新开店,这豆腐得让您吃过才敢摆出来卖,您帮忙试试口?得咧!来一块!怎么样?对!新开的,豆地主豆腐店!”

林宁宴在这方面便相对失败了,他第一次做这种当街吆喝的买卖,平日里指点江山纵横捭阖的书生气全没了,好不容易选定一个目标,大着胆子走过去,向人展示他的文采,说道:“兄台留步,如今临近夏伏,天气燥热烦闷,我这盘寒浆软玉正可化解,兄台可否赏脸?”

那人斜着眼瞅他,张口大声道:“恁说的啥?不就吃块豆腐,恁娘磨磨唧唧——吃完了,还不错,在哪买?”

林宁宴:“……”

文靖安这边就没那么多讲究,走正常流程,大大方方上去宣传,尊重客观规律——品质第一。

他对自家的豆腐当然有足够的信心。

当他把满满一盘豆腐都推出去给路人试吃之后,开始往回走,远远便看见自家豆腐店门口围了一大群人,文靖安一头雾水,走过去才发现,竟然全都是来买豆腐的顾客,文靖安感到奇怪,这石膏豆腐再好口碑也传不了这么快啊。

近前去看,他和文三贵做的五框大豆腐还只剩下半框,其他的都卖完了。

过去问了才知道,原来是陈崇章在街上分豆腐被陈家的伙计撞见了,那伙计回去告诉二舅妈,于是文靖安这位二舅妈也不问陈守严的意见,直接让伙计在陈家的粮店门口喊:“1斤豆地主家豆腐换半斤小米!”

这种天大的便宜比文靖安他们跑半天辛辛苦苦做广告有用得多,文靖安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时候,那半框豆腐也卖光了。

陈三娘只好请苏长青写了一块“今日售完明日再来”的牌子挂上。

即便如此,还是有人源源不断过来打听,因为镇上这些老百姓根本不识字。

陈三娘赶紧让陈崇章去跟二舅妈说停止宣传。

文三贵和苏长青则给陆续来打听的顾客一个个解释,等陈崇章回来的时候,二舅妈也一并过来了。

一般人肯定会以为二舅妈会抱怨文靖安一家,说开店也不告诉她,不把她当家人看,但二舅妈上来便掐了掐陈崇章的胳膊,跟陈三娘笑道:“崇章这皮孩子!姑姑家开店大吉也不跟我这个娘说!要不是店里的伙计看见,我还被蒙在鼓里呢!”

陈三娘道:“不怪他,是我的主意,我本想着等安定之后再跟你们说。”

二舅妈:“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!茂业不是告诉你们了吗?靖安都已经住我们家了,爹那边早松了口,你还担心什么?”

陈三娘:“话是这么说,可我这店刚开始就让那边送米送粮,实在是……”

二舅妈:“别怪我先斩后奏!我是先让崇章给我尝过你们的豆腐我才做决定的,你们这豆腐比镇上那家强太多,不用我送米送粮生意肯定也能起来,我就是赶紧帮你们吆喝起来。”

二舅妈的行事作风就是这样,陈三娘了解她,也就不多说什么了。

不过二舅妈这么做可不仅仅只是帮文靖安一家吆喝,莲花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想在这镇上做生意站稳脚跟不是那么容易的,所以二舅妈其实还有另一层深入的考虑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本人微博昵称“星辰夜色快更新”,求关注~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